没办法的,英德太差了六线小城市发展不起来的,人才不会留在英德,在英德要么是老油条,要么就是接管了家里的一些小生意,要么就是家里有关系去ZF做合同工,要么就是考上岸的真正ZF工,其它的话好运点的去水泥厂做固 ...
原帖由 sm风范sm 于 2021-11-19 09:05 发表
回复:感谢真情吐露,

你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感觉:
越是落后地方越要讲人情,越要靠拉关系才能办成事。我们历来处在人情社会中,所谓的人情社会有两样不同的理解。一种说的是邻里相望、守望互助、共同宗法、共同理念所形成的人情社会;另外一种就是那种所谓的互惠互利、阶级固守、权力互享之类的畸形人情社会。我们以问题导向,看看人情社会对推动地区整体发展的内生动力起到什么影响,是抑制还是激活了,权衡一下它的利与弊。
生活中经常遇到办事情遇到熟人插队的事情,不论是就医还是其他什么,哪怕是上学都需要找人、托人,这就是这种人情社会最具体的表现。而这样的行为首先
破坏的就是规则,破坏的是社会各个行业的信誉。但是这种人情社会却还被推崇,而且特别是小城市,这样的行为更加普遍,有时候甚至人们通过这样的行为来显示自己在社会上与众不同的地位。
这种畸形人情社会实际上还
弱化了职业道德。当通过人情获得优于别人的待遇,实际上就表明职业操守有问题。就拿我们现在的医疗来说吧。我们通常看病都会本着托个熟人会看得更好,而事实上通过熟人看病,医生的服务以及看病态度也确实不同。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实际上已经给广大没有熟人的患者造成了医生看病没有尽力的想法,其职业操守已经被根深蒂固的怀疑了。
畸形的人情社会实际上还
导致了阶级固化。每个行业的从业人员都按照自己的职业所能带来的方便来获取其他行业的方便,实际上形成的就是服务的分化和区别化。直接导致的就是人们把能够获得特权服务看做是自己的社会地位,区别于普通大众的优越感,从而形成另类的阶级概念。
前面分析过落后地区发展要做到行业发展密切相关,互为一体,互为依存,行业发展又要依靠不同学科领域专业人才的支持和创新,其实也就是落后地区整体发展一定要推进全域人才的跨界融合和协同创新,而人情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恰恰起了相反的作用,当然不利于基层发展。可以说,大量外漂人才回乡就业难一部分原因来自
畸形的人情社会习俗和习惯,要解决回乡就业难题就得先消除这个不利因素的影响。
作者声明:本帖为本人原创,未经本人和小虫网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