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招聘
e763 壹方广告|手机小虫网 - 扫一扫加微信 手机版联系小虫首页收藏桌面
LOGIN:帐号 密码
JOBAD1广告
FANGAD3广告
FANGAD1
广告
帖号:1853032 打印 浏览:4084

生活大小事,小虫多关注。

本主题由 xiao 于 2023-9-14 19:43 关闭
各类高校助力“百千万”工程,地方有否不乱方寸?
---霍然间,响应上级呼唤,各地“百千万工程”风声水起,各类各色高校纷纷以自身“优势”参与其中,有的同地市级政府达成协议,有的直接同县区级政府,甚至刚催与乡镇、村委一级机构和组织直接建立合作约定,似乎呈现了一片校地、校企合作的欣欣向荣,蔚然成风的景象。如何确保这些合作对地方整体是科学有效的,对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作用,而不是因为无序和混乱的合作导致原本由特定社会经济结构和资源禀赋决定的发展整体偏离了必须遵循的发展路径,处在个别看表面光鲜实则整体提升乏力的发展窘境之中呢?

      如何判断所属地域社会经济发展处在一个良性发展,稳步提升的状态,是地方ZF作为主体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按“木桶效应”原理和逻辑,要求地方不能按传统习惯只从一个合作,一个项目建设来衡量合作的意义和价值,给地方带来多大的贡献,因为某个局部的大投资的整体效益可能是非常低下、可以忽略不计甚至是有害和无益的。因此要考虑一个整体提升的策略和手段。
      
      “木桶理论”告诉大家,确保地区发展处在整体提升稳定状态,就要找出拖后地区发展的行业和领域,而不是只把眼光放在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极个别领域和行业之上。


【各地高校助力“百千万工程”报道三则】:
 (1)
青年下乡|广东工业大学:聚焦“百千万工程”,调研石牯塘镇永乐滨江村文旅产业 
2023-07-22 18:39 来源: 英德共青团
(来源:英德共青团) 
英德市石牯塘镇永乐滨江村
近日,广东工业大学经济学院赴广东省清远市“破茧成蝶圆梦、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聚焦“百千万工程”,前往石牯塘镇永乐滨江村调研,助推文旅产业发展。
弘扬 非遗文化
赋彩乡村画卷
“我从十四岁起跟着我父亲学习舞狮,到现在已经舞狮四十多年了,我们村里的狮队有几百年的传承历史。”永乐滨江村木呷狮舞传承人朱志强说。通过访谈交流,实践团队了解到,木呷狮舞始于明代,历经22代人传承,是一项极具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的民间特色文化,其表演内容丰富多彩,自成一格。木呷狮舞集民间舞蹈、杂技、技巧、民俗文化于一身,极具仪式感和观赏性。
 
图为实践团访谈木呷狮非遗传承人。广东工业大学供图。
“破茧成蝶”实践团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木呷狮舞”于2022年正式入选“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申遗期间,朱志强带领的木呷狮舞醒狮队因技艺出色、表演生动,多次受邀参加展演,狮队于2020年英德市迎春狮王争霸赛斩获金奖,在英德名声远扬,获得各界赞誉。
 
图为非遗传承人向实践团队介绍木呷狮舞的表演工具。广东工业大学供图。
据悉,石牯塘镇木呷狮队由二十多名主要演出人员及八十多名其他学员组成,分为老中青三代。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非遗文化传承,为培养青年一代人才,石牯塘镇和永乐滨江村已投入约20万元积极开展木呷狮舞的传承与发展。永乐滨江村建立冠英堂木呷狮传习所和文化广场为狮队的日常训练与展示活动提供场地,传习所通过形成“老年人教中年人,中年人教年轻人,年轻人教小孩”的一整套体系,加强非遗文化传播力度,助力提高乡村知名度,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
 
图为非遗传承人向实践团队队员传授木呷狮舞的表演技巧,队员们学习表演狮舞。广东工业大学供图。
采访结束后,朱志强向实践团队队员传授木呷狮舞的表演技巧。队员林晓桐表示,本次调研让我们“沉浸式”地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传统文化的魅力,非遗文化仿佛在眼前“活”了起来。希望我们青年一代能够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动态传承下去,让珍视、保护与传承历史和文化遗产在华夏大地蔚然成风。
开发红色资源
激发乡村活力
“展柜中摆放的物品都是村民捐赠的,这些物品是村民从革命战争年代开始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每一件物品都很宝贵,很有精神价值。”石牯塘镇综合文化站杨楚欣说。她带领“破茧成蝶”实践团走进党建综合文化馆,声情并茂地讲述该镇的党建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生态建设成就,为实践团充分了解石牯塘镇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提供指导与帮助。
 
图为实践团了解石牯塘镇的党建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生态建设成就。广东工业大学供图。
据悉,石牯塘镇综合文化站占地面积523平方米,建筑面积2065平方米。文化站共设15个功能室,集书报刊阅读、宣传教育、文艺娱乐、科普培训、信息服务、体育健身等各类活动功能于一体,服务于当地农村群众公共文化活动。
 
图为石牯塘镇综合文化站的展品。广东工业大学供图。
“大成屋保卫战”、“尧山情话”、“红霞辉映”等标识展现在石牯塘镇综合文化站的各个角落,深刻印证了英德市石牯塘镇在新时代下加强文化建设,传承革命文化,使文化发展成果受惠于乡、受惠于民。
本次活动,使实践团队队员感受到红色文化资源宛如一座座红色宝库和精神富矿,凝结着百年奋斗的红色基因。乡村应当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依托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旅游,激发乡村经济新活力。
助力民宿发展
实现转型升级
2023年,英德市以加快迈入“全国百强县”为目标,抢抓“百县千镇万高质量发展工程”机遇。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支持发展生态旅游经济,积极发展竹下露营、茶旅、民宿等农旅融合产品。
连日里,“破茧成蝶”实践团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调查等调研方式,了解永乐滨江村旅游业发展现状,调研村内民宿发展情况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同时,石牯塘镇团委陈子孝带领实践团队走进联山瑶族村,在联山瑶族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帮助下,深入调研近年来制约民宿发展的因素。

图为实践团队进行问卷调查。广东工业大学供图。
“目前民宿发展仍面临一些困境。一是缺少专业人才指导,制定不出清晰、可行、可持续的民宿发展方案;二是民宿本身的知名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够。”永乐滨江村蝶恋花民宿创办者何金文说。
蝶恋花民宿占地面积120亩左右,依山傍水,周围环境优美,拥有经改造旧房14栋、户外露营地、露天泳池、鱼塘、农田,预计修建餐厅。蝶恋花民宿依托当地优越的地域条件和深厚的文化背景,打造“农业+文化+旅游”的新途径,建立特色民宿品牌形象。
实践团队结合本次对永乐滨江村文旅产业与民宿发展情况调研结果,为蝶恋花民宿提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报告,协助蝶恋花民宿找准自身定位,提高民宿品牌影响力,利用特色民宿的带动作用,推动永乐滨江村农产品销售、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助力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青山云海间,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大有可为,助力乡村振兴绝非纸上谈兵,必须投身乡村,开展实践。祖国有需要的地方,就有青年人的身影。依托“百千万”工程,正值青春的广工学子得以投身乡村振兴一线,应用所学知识助力美好乡村建设,将青春的信仰与热爱播散在壮美辽阔的祖国大地。
来 源 | 广东工业大学经济学院赴广东省清远市“破茧成蝶圆梦、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
编 辑| 文 雯

  (2)
   惠州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到惠东县开展专题调研

惠东发布 2023-09-13 17:46 发表于广东

9月12日,惠州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彭永宏,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杨欣斌一行到惠东县开展百校联合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专题调研。惠东县领导陈广文、刘勇辉、周华、周建方、庄广辉、何育青等参加活动。
 
在惠州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与惠东县结对共建第一次联席会议上,惠东县委副书记、县长、县“百千万工程”指挥部第一副总指挥陈广文对两所高校领导和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表示,按照省“双百行动”部署,惠东县与两所高校签订行动协议,在县域产业发展、城乡建设规划、集体经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人才培养、技术支持和改革创新等领域结对共建,惠东县将全力做好结对服务保障工作,全力支持配合惠州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开展相关工作,不断深化县校合作,持续扩大结对共建成果。

惠州学院负责人介绍了校县落实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工作方案,并同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自办学情况,对惠东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表示与惠东携手共进,加快县校共建合作平台建设,进一步细化沟通,以具体项目推动结对共建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实现县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合作共赢。
 
刘勇辉介绍惠东县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实施“百千万工程”有关情况,周华介绍惠东县与惠州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结对共建需求情况,与会人员围绕意向合作共建项目清单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会前,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黄埠镇、白花镇,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等形式,详细了解太平岭核电项目以及国家两大科学装置和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规划建设情况。

 (3) 
校地、校企合作,高校为阳江“百千万工程”赋能

南方Plus2023-08-23 22:14
近日,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金珠云集”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阳江市阳东区东平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用科技赋能渔农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阳江市阳东区四个沿海镇之一,东平镇享誉四方。著名的东平渔港是“全国文明渔港”之一,也是粤西地区重要的渔港之一,在东平镇,大多数人都从事着渔业。东平镇的渔业得天独厚,是村民们发家致富的天然宝藏。随着科技的发展,线下销售占比逐渐下降,线上销售成了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如何发展线上销售,让渔业“摇身一变”成为新的财富密码,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根据当地发展需求,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师生连续三年深入阳江市阳东区开展调研,以渔业振兴为切入点挖掘出销售路径少、品牌打造弱等痛点。计算机学院以党委领导、团委组织、专业教师指导三位一体,组建“金珠云集”青年学生团队,在指导老师曾锡山的带领下,逐步搭建智慧数字平台,把优质渔业产品摆上网络销售平台,解决渔业产品的销路问题。
曾锡山是一位有情怀的老师。他说,他从农村来,想为农民干点实事。前期数据采集、“金珠云集”乡村振兴智慧数字平台的开发和维护,都不收取任何费用。
目前,金珠云集团队与超过300户渔民合作,平台全面推广应用后,预计将链接到逾8000户渔农。该团队拓宽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当地农产品的销售模式由单一线下销售转向了以品牌打造为核心的“直播带货+电商平台+视频推广”的多线路销售模式。
为推动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常态化,8月23日,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结对暨校地实践基地共建授牌仪式暨实践队实践交流会在阳东区东平镇举行。
会上,阳东区各镇街相关负责人纷纷亮明自己镇街在建设“百千万工程”中遇到的发展难题,华南师范大学团委书记连泽纯表示,后续将会把这些问题一一列上项目对接平台“需求墙”,再由各个院系学生组队参与需求竞标,以这种方式进行“一对一”结对,为“百千万工程”提供专业支撑,真正破解基层发展难题。
团阳江市委书记刘粉英表示,校企校地合作是一场“双向奔赴”。此次结对共建签约仪式是深化校地、校企合作的良好开端。
华师的金珠云集实践队伍通过智慧数字平台和“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方式,推动形成政府了解产销及时帮扶、企业助力农民增产增收、高校组织师生进行技术支撑的合作模式,真正做到发挥高校团委和大学生的优势,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带动乡村向前向好发展。
阳江市阳东区副区长邹春颖表示,未来阳东会积极搭建校地合作平台,加快建立党建引领、团建赋能的社会实践机制。
未来,校地交流将持续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通过科技赋能、科普推广、文化服务、实践调研、教育培训等形式产业推动帮扶和文化下乡,助推乡村振兴。
【撰文】潘倩瑶 通讯员 施国政
【图片】李鸿哲 独炘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附件

mmexport1694685181100.png (586.89 KB)

2023-9-14 18:05

mmexport1694685181100.png

mmexport1694685192370.png (477.13 KB)

2023-9-14 18:05

mmexport1694685192370.png

mmexport1694685189695.png (518.92 KB)

2023-9-14 18:05

mmexport1694685189695.png

mmexport1694685185629.png (504.49 KB)

2023-9-14 18:05

mmexport1694685185629.png

mmexport1694685257746.jpg (90.86 KB)

2023-9-14 18:05

mmexport1694685257746.jpg

送鲜花(0)|扔臭蛋(0)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您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没有帐号?]

LOGIN:帐号 密码
声明: 小虫网所有帖子均由网友自行张贴,其内容不代表社区的观点和立场.
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经过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

发展建议 | 每天进步 | 举报制度 | 管理员:xiao
联系合作 - 咨询手机:(微信同号)张先生 QQ:8813510(注:合作)
公安部备案号: 441881020010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微信同号)